2019年9月6日,威海市图书馆“非洲鼓”成人阅读培训系列活动在2号报告厅开展,没有性别限制,没有年龄限制,读者们在一起共同学习互相勉励,共同打鼓增长团队精神,增加自信能力,最最重要的是,释放压力,快乐才是读者们在学习中真正得到的。跟随小编一起来回顾一下吧~
9月6日:非洲鼓(1)
“非洲鼓是什么?”“它长什么样子?”“它是做什么用的?”当一个全新的词汇出现在眼前时,读者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去探索这个叫“非洲鼓”的事物。
非洲鼓音乐起源于西非部落,属于土著民族的传统乐器,非洲鼓的演奏方式自由而充满快乐,具有天然的感染力。王思然老师现场为读者演奏“非洲鼓”,欢快的节奏声,使读者们不自觉的跟着节奏拍打起双手,快乐的情感洋溢在每一个的人脸上,此时此刻只有因为音乐的幸福感。
9月20日
一首布隆迪的《鼓舞》,开启了“非洲鼓”第二节课的序幕。课堂上,王思然老师,以“鼓”为主线,从听鼓--赏鼓--用鼓--玩鼓四个方面进行授课,引导读者树立多远文化的价值观,拓展读者的音乐鉴赏的视野,最终达到提高读者感知和欣赏音乐能力的目的。通过聆听、讨论、演奏、创编等形式引导读者主动参与音乐实践,感受鼓乐之美,加深读者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的独特魄力,感悟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。
9月27日
音乐是听觉的艺术。所有音乐作品的欣赏、分析、创造都是为了培养和发展读者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,并让读者以审美的眼光欣赏音乐作品。王思然老师以布隆迪《鼓舞》作为学习、探索的重点,并教读者进行模仿非洲鼓的节奏练习,以了解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地位。清脆、重叠的鼓乐无不吸引着读者的欣赏热情和学习兴趣。
10月11日
在聆听布隆迪的《鼓舞》时,王思然老师选取几组典型的非洲音乐节奏指导读者边听、边敲击非洲鼓,让读者能亲身体验非洲音乐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,认识和理解非洲音乐独特的魅力,读者在这种新奇的尝试中反复的练习。非洲鼓可以辅助心理治疗,它是快乐的乐器。读者通过打鼓可以很好地舒缓压力,让生活与工作中的不满与忧郁在心爱的鼓声中消散。
10月18日
音乐是世界上共通的语言。课堂上,读者相互之间通过敲击出属于自己的每一音节而产生互动式的击鼓,这种击鼓可以跨越阶层、年龄、性别、语言和文化的障碍,可以有效打破沉默,让彼此开始沟通、互相倾听、共同创造,让鼓者产生一种强烈的归属感。
10月25日
咚哒,咚咚哒......舞动的双手,奏响美妙的音乐,荡漾进读者的心中。通过“非洲鼓”课程的开设,读者们了解了非洲的文化,掌握了非洲鼓的演奏技巧,学到了很多音乐的表现方法,也提高了自身的音乐素养,体验到了合作的乐趣,享受到了音乐带来的快乐。
在课程最后,王思然老师告诉读者们在没有手鼓的情况下,可以打椅子、沙发、木盒或自己的身体,让你的节奏在其他物品上跳跃,随时随地享受打鼓的乐趣。
这不是结束......
威海市图书馆为满足群众文化需求
将不断创新文化
继续定期举办各类公益性活动
随时关注“威海市图书馆”
您的关注 是我们最大的动力